他山之石
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,加强社区建设,深圳市在社区服务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,十二五期间,全市建成700家社区服务中心,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、跨部门的专业服务。江岭社区服务中心就是成立较早的五大试点社区服务中心之一,由社工机构负责运营,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。中心成立至今已将近3年时间,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需求,激发了社区活力,促进了社区融合与发展。
一、背景
江岭社区服务中心成立初期,将15名工作人员(7名专业社工+8名其他专业人员)根据服务人群分成三个服务小组,每个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,负责该领域服务的设计与开展,经过1年左右的时间,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基本覆盖社区所有人群,并逐渐形成了诸多常规服务项目,如每周三上午开展“快乐亲子园活动”、每周五晚上开展的儿童影院活动及每月定期开展的义诊义剪等服务,受到居民欢迎。但在中心运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,诸如中心服务系统性不够、各项服务资源整合力度有限、社工专业性难以凸显等等。这就对中心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。
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,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,中心决定采取“项目化”运作方式,将整个中心视为一个大的项目,围绕中心“搭建社区参与、互助平台,培养社区归属感,促进社区融合”的总目标,着重打造中心四大服务项目,即“新六艺”、“展翼计划”、”新居民”及““星级服务”项目,发挥社区服务中心资源平台的作用,整合内外部资源,为社区有需要人群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。
二、项目化运作的实践
1.“新六艺”儿童服务项目推动社区儿童青少年全面成长。古代儒家思想主张学生学习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”六艺,以适应社会发展。江岭社区服务中心在对社区儿童青少年群体分析的基础上,注重对该类群体提供如下六类服务:1.文,即文化课学习。中心开设了“四点半课堂”,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、学习计划制定、学习方法探讨等服务,帮助社区青少年轻松快乐学习;2.艺,即文艺才能。中心开展了“古筝学习班”、“书法班”等活动,并成立了小天使舞蹈队”等文艺类社区社会组织;3.礼,即礼仪礼貌。中心已开展“礼仪学习小组”等活动,引导社区青少年学习礼仪礼貌,并在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;4.能,即增能,包括兴趣开发与培养等。社工理念倡导“助人自助”,激发服务对象潜能,中心通过提供平台和机会,鼓励社区青少年开拓思维,提升自我;5.客,即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学习。中心已经开展客家文化学习小组、传统文化小讲坛等活动。6.玩,即游戏、竞技体育等。中心已开展“暑期夏令营”“快乐创意坊”“快乐种植园”等活动,并将进一步在“玩”上下功夫,引入科学、有趣的“玩法”。
2.妇女“展翼计划”服务项目推动社区妇女自身、家庭并行发展。根据社区妇女对“家庭”和“自身发展”都很重视的实际,江岭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“展翼计划”服务项目。以满足社区妇女群体日益发展的需求。1.“快乐亲子园”促进亲子互动,培养小朋友动手动脑能力。该活动中心每周定期开展,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分主题分步骤开展诸如学前识字、礼仪礼貌、动手动脑等主题工作坊。活动效果明显,受到家长朋友的热烈欢迎;2.“快乐新煮意”厨艺交流项目,促进户籍妇女与非户籍妇女间的融合。中心以厨艺阁为大本营,开展厨艺交流小组、厨艺大比拼、客家饮食工作坊等服务活动,促进社区融合;3.“巧手手工坊”。中心定期组织社区妇女朋友一起制作手工,搭建互助平台,组建社区妇女支持网络;4.妇女舞蹈队。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妇女健身队的孵化,整合舞蹈老师资源,组织社区妇女排练舞蹈,并在公众场合参与表演。提升社会组织承担社区事务的能力,在社区公益服务、社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。
3.老年人“星级服务”项目,江岭社区老年人一周七天都过节。根据社区老年人不同层次需求,中心将一周分为七个主题日,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。周一定为“健康日,中心社工和义工为社区老年人健康把脉,主要服务包括晨练、老年人义诊、健身、康复、按摩等;周二定为“交友日”,中心通过多种形式促进社区老年人相互认识,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,以建立社区老年人自助互组平台。周三定为“学习日”,中心社工和义工根据老年人需求,量身打造相关学习课程,如太极拳、电脑学习班等等。周四定为“歌唱日”,成立了“老年人”合唱团,通过老年人的歌喉,将蕴含丰厚客家文化的客家文化发扬光大;周五定为“义工日”。满足老年人“自我实现”的需要(即老有所为”),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周末定为“娱乐日”。通过棋牌、趣味游戏等活动,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。
4.“新居民”项目,打造来深建设者之家江岭社区外来人口倒挂现象严重,其中社区融合成为当务之急。为此,江岭社区服务中心决定开展“新居民”服务项目,围绕广大来深建设者开展一些列服务,建设江岭“来深建设者之家”。主要有:1.家庭子女服务,为来深建设者子女提供托养和课外教育服务,在提升文化课程水平基础上,加强其市民教育,融入城市生活。此外,社区服务中心还针对来深建设家庭开展婚姻知识讲座、亲子教育等服务项目,解决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;2.“开心劳友会”搭建来深建设者交友娱乐平台。社区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兴趣工作坊、户外活动、公益服务等,为来深建设者相互交流、学习提供便利;3.法律援助服务,为来深建设者权益保驾护航。中心与相关法律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、沙龙,法律咨询等;4.“雏鹰计划”项目促进身心健康、职业发展。中心定期开展发展性小组、职业生涯规划、职业技能培训(讲座、学习)等服务,协助服务对象发掘潜能,自我发展。
三、项目化运作的探索
江岭社区服务中心项目运作半年来,取得较好成效,为中心服务的精细化和更深入发展打开了局面。主要表现在:
1.中心定位和目标更加清晰。中心在对近期持续调研的分析基础上,确定了“搭建社区参与互助平台,培养居民归属感,促进社区融合与发展”的总体目标,将中心定位为“社会资源整合和社区综合服务平台”。所有服务一盘棋,所有活动也都是围绕中心总目标展开,各个子项目都有了明确的目标,共同促成中心总目标的达成。
2.加速服务成效的体现,彰显社工专业性。项目化运作的思路,整个社区服务中心视为一个大项目,通过“大项目带动小项目”,各个子项目相互促进,在总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合力,更加容易促进服务成效的体现。同时,项目管理的思维,使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做得更趋精细化,从而发挥社工专业方法的作用。
3.增强资源整合的能力,提升工作效率。通过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化运作,将社区服务中心定位为“资源平台”,为中心资源整合提供了条件。一方面是中心内部资源的整合,项目化的运作,中心人力资源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发挥,每个人不仅隶属于某个项目,同时也隶属于其他项目,实现个人能力优势互补。改变了传统分工上人力资源分散的弱势。另一方面是外部资源的整合,项目运作的方式目标明确,比较容易吸纳社会资源的支持。
江岭社区服务中心在项目化运作过程中显然是体会到了诸多优势,但是由于实践时间相对较短,缺乏相关的督导,在运作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挑战。在此笔者结合实际运作经验及个人心得,与大家一同探讨几点思考:
1.各子项目的服务领域跨度应更大。目前中心四大服务项目基本还是按照服务人群划分设计的,尚未突破原有的组别划分。在实际运作过程中,中心社工仍然带有组别的烙印,在人力资源整合上不够充分,导致项目运作的其他优势也没凸显。接下来,中心需要改变现有的“条状结构”为项目运作的“块状结构”,以更大限度的整合资源,找到运作机构(含社工)的优势和社区需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,打造品牌服务项目。这样一来,项目运作优势发挥更充分,服务成效体现更快。
2.加强对中心社工的督导。目前,公益服务项目运作方面的参考资料在国内比较少见,大多数社工对项目化运作理解不够深入,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感觉比较吃力,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中心半年来的实践发现,很多同工在实际工作中尚未走出原有的“岗位社工思维”,各服务项目、领域之间配合度不够。在活动策划上,很多活动目标并没有与项目目标相结合,成效不甚明显。笔者建议,应在在项目化运作之前,对所有成员进行比较深入的培训,掌握项目化的要领。运作过程中,也需要定期开展总结反思会议,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,提升服务质量。
3.正确处理好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关系。一般来说,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之初,对中心都有明确的发展规划,在年终也都会做好新一年的服务计划,即本文所指的“自选动作”。同时,为更好发挥中心在基层社会建设中的作用,相关部门会在中心运作过程中硬性要求做一些“规定动作”。这种情况下,不少社区服务中心会觉得打乱了原有的工作计划,也感到人手不够的现象。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呢?笔者的回答是“项目化运作”,将这些“硬性的规定”纳入中心原有的服务项目架构当中,这样不仅没有打乱中心计划,反而充实了中心各服务子项目的内容,而且这些“规定动作”同时会给中心带来不少的资源,对中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。(作者:刘敦)
- 2024-10-09安庆市乐邻社工开展谷谷爱·种子计划第四期活动
- 2024-10-09心手相连,共绘风铃
- 2024-10-09秋分时节,安庆市乐邻社工谷谷爱·种子计划“茁壮成长——拔节观察记”圆满举行
- 2024-10-09安庆市乐邻社工开展“智趣猜灯谜,巧手做灯笼”迎中秋活动